剛出窯的“審問獅”,隨著溫度的降低,身上的冰裂紋逐漸顯現出來劉嘉 攝
  
  
  小獅子設計定稿圖 劉嘉 攝
  
  “中大獅”問世,左為作者史海新 宋金峪 攝
  “中大獅”誕生了!昨天,一則關於中山大學90周年校慶吉祥物“中大獅”正式發佈的新聞,在網上熱傳。身上帶著孫中山先生的校訓,脫胎於馬丁堂前石獅的小獅子,成為了中山大學九十年來第一隻吉祥物。而讓它們從夢想走進現實的,是畢業於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、現供職於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的“獅子爸爸”史海新。
  文/羊城晚報記者 劉雲 通訊員 黃怡辛 劉嘉
  A 馬丁堂前“神獸”脫穎而出
  “我關註馬丁堂前的石獅很久了!”史海新回憶道。早在2009年,他就萌生了以此為原型設計吉祥物的念頭。
  中山大學馬丁堂前,歷盡繁華的石獅被譽為中大“馬丁堂守護神獸”,是嶺南大學首任華人校長鐘榮光從廣州城內覓得並遷入校園安置的,在康樂園裡已經默默佇立了近百年。作為典型的“南獅”,它口銜飄帶、腳踩小獅、半蹲迴首,隔著草坪,遠望著鐘榮光先生當年的宅邸黑石屋。
  2014年適逢孫中山先生創辦中山大學90周年。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,史海新決心把想法變為現實。他找到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學生陸泳鏵和丁浩然,組成了最初的設計團隊。他們並非沒有考慮過其他的中大元素,比如“中山大學”紋樣瓦當、明代的乙醜進士牌坊,甚至是深受學生追捧的貓頭鷹……經過反覆思量,史海新最終選擇了馬丁堂前的石獅,“它與中大校園有深厚的淵源,而且符合吉祥物應該是動物的傳統認知”。
  B 光是表情就改了幾十稿
  今年5月,團隊開始著手設計線稿。團隊遵循了兩條基本要求:吉祥物必須有一雙大眼睛,能夠傳達出馬丁堂前石獅的神韻。為此,陸泳鏵查閱了大量介紹中國傳統石獅文化的文獻,並以此為參考開始進行創作。可惜的是,起初幾份草圖因過分拘泥於“南獅”形象,無法找到馬丁堂前石獅與卡通形象之間的平衡。正當她一籌莫展之際,丁浩然協助她逐一修改線條,重新畫出草圖。
  “就是這種感覺!”史海新對這次的修改給予了肯定。線稿既保留了馬丁堂前石獅的基本特征,又完善了局部線條,特別是勾勒出兩側臉頰的“嬰兒肥”,讓觀者有想用手捏的衝動。吉祥物的神韻始現,此後歷次修改都離不開這一基本形象。
  接下來的細節雕琢更是考驗功夫。團隊逐一剖析馬丁堂前石獅的細部特征,也利用假期四處觀察古建築門前的石獅以找尋靈感。“光是臉部表情,我們就修改了幾十稿。”丁浩然表示。
  歷時兩個月,一組五隻獅子吉祥物終於定稿。它呈現五個形態,或站或坐,或奔或卧,動靜間透露出惹人的萌態,但卻又不失威儀之風。“其實這是遵循母題、提煉出的中大學子日常學習生活五個狀態——基本型、閱讀、休憩、文體活動、畢業,恰好暗合了校訓‘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’的精神內涵。”主創團隊說,“正如這所中山先生手創的學府,莊嚴而深邃,亦煥發著新機。”
  回顧創作之路,從構思到線稿,再到製成實物,小萌獅就如主創團隊隊員的孩子一般!叫什麼名字呢?不用想了,就叫“中大獅”吧! 編輯:健龍
   1
  C 用石灣公仔體現本地文化
  吉祥物需要用適合的載體呈現,要體現歷史底蘊與地域特色,“中大獅”的造型有很強的親和力與互動感,同時,也需要突出它作為守護神的厚重感、堅實感。史海新想到了陶塑,而佛山的石灣陶塑工藝正是全國之最,素有“石灣陶、景德瓷”之美譽。
  經中大校長助理陳紹彬和佛山校友會的牽線搭橋,2014年8月,團隊與佛山一家知名陶藝企業取得聯繫,陶藝師杭青、範安琪就是這時加入了設計團隊。
  憑藉累積多年的經驗,陶藝師以平面圖為藍本,兩人加班加點創作了整整一個星期,終於制出五隻陶土母模,給“中大獅”賦予了新的生命。
  為使其適合於批量生產,他們必須進行必要的取捨與修改:螺鬣塑成佛頭一般;捨棄眼睛的高光部分,避免眼神固定;收起腹部,添上十二塊“腹肌”,增強健美感;突出腿部肌肉輪廓,調整前後腿之間的角度,彰顯力量感;去除與主體分離的小附件……此外,他們在每個陶塑的背後粘上對應的“校訓印”,使“中大獅”更具典雅氣質。
  D 反覆琢磨批量生產“小萌獅”
  每一處改動,團隊都會反覆琢磨。泥塑設計師杭青說,當自己手捧精心雕琢的“博學獅”母模時,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:“我們不斷修改,改完就將照片發給史海新一起研究。如果滿意,我們都很高興。”這些過程,史海新亦深感不易:“單單腿部的細節,我們就討論修改了兩天。”
  杭青分析道:每個造型的製作難度也不同。休憩狀的“慎思獅”最容易實現,“審問獅”的問題也不大,擬人化的“博學獅”和“明辨獅”則要費點心思。最難的還是“篤行獅”,“大獅子腳踩著小獅子,結合部位比較複雜,我們只能化繁為簡”。
  配色也是重頭戲。說起中山大學,幾乎所有人不約而同會想到紅磚綠瓦,也就是標配的“中大色”。結合陶藝企業的“看家絕技”,設計團隊選擇了鮮艷飽滿的“大唐紅”和清透有冰裂紋的碧綠,並搭配出全紅、全綠、紅綠相間三種色彩方案,冷暖間相得益彰。
  “我們是帶著感情去做的。”史海新認真地說,“你看,對應於校訓的五隻‘中大獅’造型,還原了中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基本態:‘博學獅’呈直立狀,身著學位服,透出對學問的敬重與追求;‘審問獅’靈動活潑作前撲狀,迴首四望,充滿孩童般的好奇;‘慎思獅’似在假寐靜思,伏地不動;‘明辨獅’正襟危坐,伸出右手食指像在懷疑指正;‘篤行獅’造型則直接還原馬丁堂前石獅的動作神情,從蹲姿變為站立,充滿蓄勢待發之感。”
  處在中大90周年華誕的時間點,“中大獅”像在細數中大一路走來的足跡;而它的原型——馬丁堂前那隻石獅,早已凝結了師生校友們濃濃的中大情愫。據瞭解,中大電視臺已用攝像機記錄下“中大獅”的創作過程;參照陶塑形象,負責3D製圖的溫韜用了九天時間完成效果圖。而以此標準和依據,未來還可能開發更多相關產品。編輯:健龍
  (原標題:中大獅誕生記 一落地變萌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wqsx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